Skip to content

Commit 5c81d1c

Browse files
authored
Merge pull request riba2534#10 from shangguanyongshi/master
修改 ch04 错字 & 修改部分表述
2 parents 5f76c26 + 2cbd9cf commit 5c81d1c

File tree

1 file changed

+19
-12
lines changed

1 file changed

+19
-12
lines changed

ch04/README.md

Lines changed: 19 additions & 12 deletions
Original file line numberDiff line numberDiff line change
@@ -20,13 +20,13 @@ TCP/IP 协议栈共分为 4 层,可以理解为数据收发分成了 4 个层
2020

2121
#### 4.1.3 IP 层
2222

23-
转备好物理连接候就要传输数据。为了再复杂网络中传输数据,首先要考虑路径的选择。向目标传输数据需要经过哪条路径?解决此问题的就是IP层,该层使用的协议就是IP。
23+
准备好物理连接后就要传输数据。为了在复杂网络中传输数据,首先要考虑路径的选择。向目标传输数据需要经过哪条路径?解决此问题的就是IP层,该层使用的协议就是IP。
2424

2525
IP 是面向消息的、不可靠的协议。每次传输数据时会帮我们选择路径,但并不一致。如果传输过程中发生错误,则选择其他路径,但是如果发生数据丢失或错误,则无法解决。换言之,IP协议无法应对数据错误。
2626

2727
#### 4.1.4 TCP/UDP 层
2828

29-
IP 层解决数据传输中的路径选择问题,秩序照此路径传输数据即可。TCP 和 UDP 层以 IP 层提供的路径信息为基础完成实际的数据传输,故该层又称为传输层。UDP 比 TCP 简单,现在我们只解释 TCP 。 TCP 可以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,但是它发送数据时以 IP 层为基础(这也是协议栈层次化的原因)
29+
IP 层解决数据传输中的路径选择问题,只需照此路径传输数据即可。TCP 和 UDP 层以 IP 层提供的路径信息为基础完成实际的数据传输,故该层又称为传输层。UDP 比 TCP 简单,现在我们只解释 TCP 。 TCP 可以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,但是它发送数据时以 IP 层为基础(这也是协议栈层次化的原因)
3030

3131
IP 层只关注一个数据包(数据传输基本单位)的传输过程。因此,即使传输多个数据包,每个数据包也是由 IP 层实际传输的,也就是说传输顺序及传输本身是不可靠的。若只利用IP层传输数据,则可能导致后传输的数据包B比先传输的数据包A提早到达。另外,传输的数据包A、B、C中可能只收到A和C,甚至收到的C可能已经损毁 。反之,若添加 TCP 协议则按照如下对话方式进行数据交换。
3232

@@ -56,7 +56,7 @@ IP 层只关注一个数据包(数据传输基本单位)的传输过程。
5656

5757
#### 4.2.2 进入等待连接请求状态
5858

59-
已经调用了 bind 函数给他要借资分配地址,接下来就是要通过调用 listen 函数进入等待链接请求状态。只有调用了 listen 函数,客户端才能进入可发出连接请求的状态。换言之,这时客户端才能调用 connect 函数
59+
已经调用了 bind 函数给套接字分配地址,接下来就是要通过调用 listen 函数进入等待链接请求状态。只有调用了 listen 函数,客户端才能进入可发出连接请求的状态。客户端可以调用 connect 函数,向服务端请求连接,对于客户端发来的请求,先进入连接请求等待队列,等待服务端受理请求。
6060

6161
```c
6262
#include <sys/socket.h>
@@ -67,20 +67,22 @@ int listen(int sockfd, int backlog);
6767
```
6868
#### 4.2.3 受理客户端连接请求
6969
70-
调用 listen 函数后,则应该按序受理。受理请求意味着可接受数据的状态。进入这种状态所需的部件是**套接字**,但是此时使用的不是服务端套接字,此时需要另一个套接字,但是没必要亲自创建,下面的函数将自动创建套接字。
70+
调用 listen 函数后,套接字应该按序受理客户端发起的连接请求。受理请求就是服务端处理一个连接请求,进入可接受客户端数据的状态。进入这种状态所需的部件是**套接字**,但是此时使用的不是服务端套接字,此时需要另一个套接字,但是没必要亲自创建,下面的函数将自动创建套接字。
7171
7272
```c
7373
#include <sys/socket.h>
7474
int accept(int sockfd, struct sockaddr *addr, socklen_t *addrlen);
7575
/*
7676
成功时返回文件描述符,失败时返回-1
7777
sock: 服务端套接字的文件描述符
78-
addr: 保存发起连接请求的客户端地址信息的变量地址值
79-
addrlen: 的第二个参数addr结构体的长度,但是存放有长度的变量地址。
78+
addr: 受理的请求中,客户端地址信息会保存到该指针指向的地址
79+
addrlen: 该指针指向的地址中保存第二个参数的结构体长度
8080
*/
8181
```
8282

83-
sccept 函数受理连接请求队列中待处理的客户端连接请求。函数调用成功后,accept 内部将产生用于数据 I/O 的套接字,并返回其文件描述符。需要强调的是套接字是自动创建的,并自动与发起连接请求的客户端建立连接。
83+
accept 函数受理连接请求队列中待处理的客户端连接请求。函数调用成功后,accept 内部将产生用于数据 I/O 的套接字,并返回其文件描述符。需要强调的是套接字是自动创建的,并自动与发起连接请求的客户端建立连接。
84+
85+
注意:accept 函数返回的套接字不等于服务端套接字,也需要通过 close 函数关闭。
8486

8587
#### 4.2.4 回顾 Hello World 服务端
8688

@@ -98,7 +100,7 @@ sccept 函数受理连接请求队列中待处理的客户端连接请求。函
98100

99101
![](https://i.loli.net/2019/01/14/5c3c31d77e86c.png)
100102

101-
与服务端相比,区别就在于「请求连接」,他是创建客户端套接字后向服务端发起的连接请求。服务端调用 listen 函数后创建连接请求等待队列,之后客户端即可请求连接。
103+
与服务端相比,区别就在于「请求连接」,它是创建客户端套接字后向服务端发起的连接请求。服务端调用 listen 函数后创建连接请求等待队列,之后客户端即可请求连接。
102104

103105
```c
104106
#include <sys/socket.h>
@@ -107,17 +109,19 @@ int connect(int sock, struct sockaddr *servaddr, socklen_t addrlen);
107109
成功时返回0,失败返回-1
108110
sock:客户端套接字文件描述符
109111
servaddr: 保存目标服务器端地址信息的变量地址值
110-
addrlen: 以字节为单位传递给第二个结构体参数 servaddr 的变量地址长度
112+
addrlen: 第二个结构体参数 servaddr 变量的字节长度
111113
*/
112114
```
113115
114-
客户端调用 connect 函数候,发生以下函数之一才会返回(完成函数调用):
116+
客户端调用 connect 函数后,发生以下函数之一才会返回(完成函数调用):
115117
116118
- 服务端接受连接请求
117119
- 发生断网等一场状况而中断连接请求
118120
119121
注意:**接受连接**不代表服务端调用 accept 函数,其实只是服务器端把连接请求信息记录到等待队列。因此 connect 函数返回后并不应该立即进行数据交换。
120122
123+
客户端在调用connect函数时自动分配主机的IP,随机分配端口。无需调用标记的bind函数进行分配。
124+
121125
#### 4.2.6 回顾 Hello World 客户端
122126
123127
- 代码:[hello_client.c](https://github.com/riba2534/TCP-IP-NetworkNote/blob/master/ch04/hello_client.c)
@@ -132,9 +136,12 @@ addrlen: 以字节为单位传递给第二个结构体参数 servaddr 的变量
132136
133137
#### 4.2.7 基于 TCP 的服务端/客户端函数调用关系
134138
139+
关系图如下所示:
140+
135141
![](https://i.loli.net/2019/01/14/5c3c35a773b8c.png)
136142
137-
关系如上图所示。
143+
- 客户端只能等到服务端调用 listen 函数后才才能调用 connect 函数
144+
- 服务器端可能会在客户端调用 connect 之前调用 accept 函数,这时服务器端进入阻塞(blocking)状态,直到客户端调用 connect 函数后接收到连接请求。
138145
139146
### 4.3 实现迭代服务端/客户端
140147
@@ -189,7 +196,7 @@ client:
189196

190197
#### 4.3.3 回声客户端存在的问题
191198

192-
以上代码有一个假设「每次调用 read、write函数时都会以字符串为单位执行实际 I/O 操作」
199+
以上客户端代码有一个假设「每次调用 read、write函数时都会以字符串为单位执行实际 I/O 操作」
193200

194201
但是「第二章」中说过「TCP 不存在数据边界」,上述客户端是基于 TCP 的,因此多次调用 write 函数传递的字符串有可能一次性传递到服务端。此时客户端有可能从服务端收到多个字符串,这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。还需要考虑服务器的如下情况:
195202

0 commit comments

Comments
 (0)